为什么我的手机号禁用whatsapp
社交群组公然分享黑社会活动,群组名称更列明多个黑帮名称,有大律师指出,吹嘘、宣扬或彰显黑社会势力均可能构成犯罪,当中一则“选老坐”的帖文有彰显及吹嘘黑社会地下架构之嫌,若社交平台真是为了宣传黑社会,市民却加入群组并积极参与,亦可能干犯《社团条例》相关罪行。
▲大律师陆伟雄表示为什么我的手机号禁用whatsapp,吹嘘、宣扬或彰显黑社会势力,甚至看似批评某社团、实质间接提升其他社团声势的行为,均可能构成犯罪。 资料图片
大律师陆伟雄表示,开设社交平台公开分享黑社会资讯是否犯法,需要深入调查其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和目的,不过根据过往经验,《社团条例》当中以黑社会成员身份行事的相关罪行涵盖范围广泛,例如吹嘘、宣扬或彰显黑社会势力,甚至看似批评某社团、实质间接提升其他社团声势的行为,均可能构成犯罪。
陆伟雄提及其中一名网民发布“选老坐”的帖文,指有彰显及吹嘘黑社会地下架构之嫌,认为当中有机会干犯以黑社会成员身份行事的相关罪行,“有一定危险,大家都知‘老坐’即係‘坐馆’,呢个行为就好似吹嘘紧黑社会地下秩序、架构。”他补充,即使利用隐晦字眼作宣传,警方有“三合会专家”专门解读,相信仍然可以入罪。
▲警方于2021年破获黑帮“踢人入会”案件,案情指有黑道人士将青少年的手机号码加入WhatsApp群组,留言指青少年已经加入“社团”。
社交群组亦有不少追债帖文,会将当事人的样貌、姓名等资料发布。陆伟雄强调,如未经当事人同意将其个人资料包括样貌、姓名、身份证号码或住址等公开,即俗称“起底”,相关行为违反了《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如当中涉及恐吓手段而令人害怕,亦可能构成“刑事恐吓”罪行。
陆伟雄提醒,市民不应贸然加入这些社交平台甚至发布帖文,若社交平台真是为黑社会“暗渡陈仓”进行宣传,市民又积极参与,即有机会干犯《社团条例》的相关罪行。
翻查资料,近年除了有分享“江湖”资讯的社交群组,黑帮亦“与时并进”,不时利用社交通讯软件作奸犯科,例如4年前有黑道人士将青少年的手机号码加入WhatsApp群组,留言指青少年已经加入“社团”,警方接获“踢人入会”举报后拘捕13人;有黑帮为招揽青少年“兼职”淋红油协助追债,亦利用手机通讯群组“派单”,让青少年按个人时间和意愿“接单”,警方接报后拘捕4名少年。
警方于2021年6月接获举报,指有青少年受自称三合会成员的陌生人滋扰,其手机号码更被加至通讯软件WhatsApp群组,声称“你已成为XX社团成员,今后有事可以找‘大佬’帮忙”等;警方经深入调查后,翌月14至18日拘捕13人,年龄介乎13至23岁,分涉“自称三合会成员”及“煽惑他人成为非法社团成员”等罪名。
另外,警方秀茂坪特遣队人员于前年2月1日下午,在区内一个私人屋苑外截获2名14岁男童,在他们身上搜出红油及收数纸等非法收数工具,两人涉嫌“管有任何物品意图摧毁或损坏财产”被捕。警方经调查后,翌日凌晨再拘捕16岁及17岁少年,涉嫌“串谋刑事毁坏”。
警方指,其中3名被捕人有三合会背景,互相认识,疑为犯罪集团骨干成员。集团以外卖平台“派单”方式,在不同电话通讯群组中分派任务,再由成员按意愿“接单”,以获取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报酬,至于涉案的通讯群组共有约10名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