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dler代理服务器ip怎么看
2025 年 Q1 这个占比更加触目惊心。各大平台在播动画番剧近 50 部,仅有 6 部为原创动画,其中 4 部为 IP 续作,新 IP 的尝试仅 2 部,原创动画数量锐减至所有在播动画的 12%。
原创动画越来越少了,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创作上,原创动画的剧作难度大,创新需求高,创作者想要做出区别于市场红海品类属于自己的作品,必然会花更多心思设计亮点,甚至探索新的美术风格和拍摄手法,经历更多次的反复推敲,这就直接拉长了整部作品的制作周期。
就《灵笼 2》而言fiddler代理服务器ip怎么看,第二季上线时间与前作相隔五年之久,即便第一季已经打下基础,第二季的制作过程里依旧经历了复杂的推翻、修改、返工情况。据了解,相较于前作,《灵笼 2》资产复用率极低,镜头总量超过 1 万,特效镜头 3000 多个,场景数量近 200 个,设计了成百上千的角色和 500 个以上的道具。创作者始终需要在产能与匠心之间维持动态平衡。《灵笼 2》有时一场戏画几十张图,制作周期拉长到 3-4 个月,最后甚至动画师都开始学习特效。
在动画市场上普遍追求年番、高频高时长的情况下,原创动画有明显劣势,很多平台和公司选择降本增效,用更保守的方式填充市场分钟数需求。除了那些有多部积累、有粉丝基础的原创动画做续集,新作原创再想突围比较难,短期内只能靠业内知名导演牵头,或者小团队初出茅庐的勇气。
事实上,正因为困难重重,每一部能和观众见面的原创动画都显得更用心,在剧作、美术、风格化、节奏等方面高于市场平均质量。
近几年,市场上依旧能持续看到原创动画破圈成为年度口碑作,从 2018 年的《伍六七》、2019 年的《灵笼》到后来的《雾山五行》《时光代理人》《中国奇谭》等,包括今年的《凸变英雄 X》《灵笼 2》。
观察这些动画市场上的原创幸存者,它们挺过层层筛选,是能梳理出明确的原因的。质量能打是首要条件,观众能够识别好作品,并给予回应。经过市场考验的原创内容,拥有的生命周期,并不比 IP 改编作品短,甚至展现出更高的粉丝忠诚度。
以《时光代理人》为例,2021 年作品首播,豆瓣评分达到 8.1 分,以彼时国内市场上少见的唯美华丽的 2D 画风和现实悬疑类型获得粉丝认可,随后以每 2 年 1 部动画的频率稳定产出。四年时间,作品持续开发。目前该作品 B 站系列追番超 1074 万,积累了极高的粉丝粘性。对于《时光代理人》这个 IP,粉丝愿意看动画、买谷子、听演唱会,也愿意为自己喜欢的角色做应援、出 cosplay、磕 CP。他们的支持持续反哺作品进行更长线的创作和运营。
在内容之外,原创作品的发行宣传运营路径,也是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动画剧集,依旧由各大视频支撑,大原创动画更是需要找到合适的平台,才有可能进一步出圈走向大众视野。
这其中如 B 站这样以 ACG 内容起家的动画平台,天然对原创动画更加友好。一方面,B 站始终是国内动画内容最丰富、观众最成熟最纯粹的内容社区,用户对动画及相关内容有着极高的接受度;另一方面,B 站还有着无数了解动画内容的 UP 主。平台支撑,接合用户、UP 主互动,构建出一个友好生态,让原创动画有了喘息空间。
《灵笼》从第一季到现在,在 B 站有一种新的职业叫 灵学家 ,这是用户对热衷于做《灵笼》二创解读的 UP 主群体的昵称。在《灵笼》中,除了标杆性的打戏呈现,文戏同样信息量爆炸,值得反复观看考究,引发用户和 UP 主隔空联动。比如,新一季第三集后段老兵小队拷问背叛马克的 4068,紧张的气氛在小孩哥冲出后的引爆声中达到顶点,也为后续剧情发展留下悬念。曲折的情节让观众又爱又恨,在弹幕中疯狂发送 呼叫老坦 。
老坦 是 B 站用户对 UP 主 @利维坦 mY 的昵称,作为资深的国产动画分析 UP,@利维坦 mY 曾为《灵笼》第一季以及其他多部热播动画作品制作二创视频。在《灵笼 2》开播后,他针对第一集的逐帧解析视频,从多方面分析动画的制作特色和故事发展走向。比如从 OP 中全新的角色设计联想到故事大背景的玛娜世界观,在动画第一个镜头开始补充故事背景回顾设定,放大许多细节并发挥联想提示可能有 刀子 。
@利维坦 mY 的详细解读帮助粉丝唤醒对《灵笼》第一季复杂设定的 死去的回忆 ,更快速的进入第二季剧情,也降低了新观众观看《灵笼》的入坑门槛,目前该视频播放量已超过 160 万。
在 B 站,有很多像 @利维坦 mY 这样的动画 UP 主。数据显示,《灵笼 2》播出一周内(5 月 23 日 -5 月 30 日)相关二创投稿数量超过 3000 条,累计播放量近 4000 万。很多创作者会持续为多部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产出解析、混剪、翻唱、手书等内容,既有整体作品评价,也有具体角色向激推。部分头部 UP 主还会与创作团队连麦直播,与观众在线互动答疑。
不仅是头部项目的孵化打造,B 站的整体生态给了各种体量团队的原创动画适配和生长的空间。正如播放量超 1500 万的原创动画 小狗蛇点点 的作者 @yogin 幺了个菁 曾在采访中公开表示,B 站运营不光从流量,也会从内容品质维度给与评估,对优质动画人提供账号运维、作品宣推、线下展映、交流沙龙等多维度支持。
通过 B 站,用户与原创动画创作团队建立了更密切的连接,用户从情感上更愿意为这样的作品发声。UP 主的持续产出,也让这些作品在社区内延续讨论热度,形成远超播放期的长尾效应。
这种环境下,可以说 B 站是被行业选中,成为了原创动画的孵化园地。 再看前几年的《中国奇谭》《雾山五行》《灵笼》,或者更早些的《罗小黑战记》,这些口碑原创动画,几乎都是从 B 站发酵,随后蔓延到各类社交平台热搜榜,引发全网对 国漫之光 的关注。
从业者们未必没有共识,产出更多的原创动画,才是给动画行业留下更长期的机会窗口。动画如果仅仅是依赖改编网文 IP、漫画 IP、游戏 IP 等,变成一个 下游承接方 ,最终的结局只有消亡。原创是创作者和内容的生命源头。
虽然现阶段看来,对于年轻的创作者们和发展中的动画产业来说,想要高产优质原创作品,尤其是兼具画面质量和故事内核的作品,难度还是太大了。但未必非得是头部巨作才可能生存下去,小而美的原创作品,也可以成为年轻导演、小团队入行的敲门砖,在《灵笼》《时光代理人》等作品之外,如《怪兽小馆》这类风格化的小体量原创作品,也在一度在 B 站获得用户好评,引发自来水。
所有人都知道现实有残酷的一面,逆流而上是辛苦的。但如《灵笼》这样的作品回归,或许能让观众和行业都再乐观一点,动画市场比想象中更需要原创内容,而也有平台永远为原创作品预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