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ip代理电脑版
自己開發App,為平臺用戶建立“模玩元宇宙”,讓線上平臺不止于購物交易,還增加社交屬性,進而提升用戶消費黏性
想要分到更大蛋糕,企業必須緊跟熱點、更接地氣、滿足需求。同時,持續扶持和孵化優質IP,探索更多聯名和跨界
你聽説過“穀子經濟”嗎?這是和農業沒什麼關係的概念,此前相關消費熱潮席捲各大城市,“吃谷地”更是成為炙手可熱的打卡地。
“穀子”,即英文“goods”的諧音,指的是以動漫、遊戲、偶像等流行文化元素為主題的周邊商品。購買這些商品被稱作“吃谷”,而生産銷售這些商品被稱作“種谷”。
2024年,中國“穀子經濟”市場規模達1689億元。然而,今年一季度,多地連續曝出“穀子店”閉店的消息。難道“穀子經濟”面臨著“猝死”?5月28日,我來到成都“穀子經濟”聚集地之一——成都天府紅購物中心一探究竟。
上午10點,商場內“穀子店”都已開門營業,客流量卻不大。“工作日是這樣,週末稍微好一點。平時日營收有幾百元,生意慘澹的時候一天才掙一百多塊錢。”其中一家“穀子店”店員告訴我,今年以來,線下“穀子店”經營壓力明顯增大,“因為商場不斷有新的‘穀子店’入駐。”
“我們另一家分店目前已是純虧本了。”另一家“穀子店”老闆也倒起苦水。他拿出手機給我算了一筆賬,每個月營收要保持在10萬元以上才能回本,開店以來的收益,遠低於對市場的預期。現場逛店的消費者小張告訴我,她家附近的幾個“穀子店”,已在今年二三月份閉店。
我來到四川本土“二次元”企業——成都模玩咖科技有限公司尋找答案。2024年,該公司線上平臺交易額達到3億元。
“現在公司的業務怎麼樣?”面對我的問題,該公司開發部負責人高文奇笑著回答:“還行啊,這得益於我們轉型早。”
原來,該公司已不只是做單一的“穀子”銷售,在4年前就一步一步介入“穀子經濟”全鏈條。談及轉型的原因,該公司創始人姚小明表示,因為發現行業本身存在一些問題,“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公司便開始自主開發産品,做IP代運營。”
為什麼要做自己的産品?“做代理銷售時,我們發現有些工作室有好作品,但是沒有市場銷售能力,有些工作室只能完成其中某個環節。我們這種上下游資源整合中間商的價值就凸顯了。”高文奇説。
自主研發産品有什麼挑戰?高文奇介紹,首先是版權週期問題,一款好産品從設計到生産再到出貨至少要半年,如果其中某個階段週期太長,就會影響其他環節。“一個有熱度的IP,耽誤了産品上市時間,不僅會直接影響銷售效果,我們支付的版權費也打水漂了。”
其次是設計建模。高文奇説,從設計到建模,每一步都需要團隊反覆打磨。在建模師小張工位前,他向我展示了一款已經建好的雕像模型。這是該公司和王者榮耀聯名的一款雕像,版權方只提供設定圖,主體形象設計和初步建模都需要公司完成。這款雕像光建模就花了1個月,中間反覆修改了幾遍。
當3D建模方案獲得授權方通過後,則進入産品生産環節。高文奇帶我前往位於成都市雙流區的生産工廠。車間裏,沒有想像中的機器轟鳴、流水線作業場景,只有幾十名工人師傅專注于手工作業。
“每個産品都要經過修模、制模、成形、修補、噴塗、手涂、組裝、檢修、包裝,困難不少。”廠長符洪銀告訴我,更大的問題是人才缺乏,“目前的技術沒辦法採用機器作業,分件製作和涂裝全靠人工,比如一個頭雕涂裝,沒有幾年工作經驗是沒辦法勝任的。”
最終,産品需要市場檢驗。“我們雖把銷售重心放線上上,但也沒有放棄線下市場。”走進興隆湖畔的模坑博物館,各式各樣的手辦模玩以及小商品,讓人目不暇接。姚小明告訴我,這座線下展館搬了兩次家,如今仍在堅持的原因,是用作陳列展示培育市場。“我們正在探索新玩法,如今年7月會在重慶開第二個展館,通過配合商場售賣門票觀展的方式開放,既能宣傳推廣,也能實現部分線下銷售轉化。”
姚小明向我展示了該公司自己開發的App“模坑”,這個線上交易平臺類似“手辦模玩界的淘寶”。安卓手機應用商店顯示,該App下載次數有86萬次。打開 App,推薦頁展示了許多近期熱門IP的預售産品,例如,《黑神話:悟空》的可動人偶,價格為298元;《畫江湖之不良人》的主題雕像,價格為5666元;最貴的一款産品——1:1鋼鐵俠Mark44雕像,售價為50萬元。
其他網路平臺也可以賣“二次元”産品,消費者憑什麼願意下載這個App?“我們的App玩法更專業、更垂直,且只銷售正版産品,所以既吸引了很多工作室入駐,也吸引了一批忠實消費者领导者ip代理电脑版。”姚小明説。區別於其他平臺,模玩咖為平臺用戶建立了一個“模玩元宇宙”,用戶可以將購買的産品放進數字展廳,同時結識更多興趣相投的人,讓線上平臺不止于購物交易,還增加了社交屬性,進而提升用戶消費黏性。
對於“穀子經濟”行業面臨的問題,姚小明表示,當大家聽説這個東西賺錢,盲目進入,供應商就會過剩,一些經營不善的商家必然被淘汰。在他看來,“穀子經濟”依然欣欣向榮,“想要分到更大蛋糕,企業必須緊跟熱點、更接地氣、滿足需求。”同時,持續扶持和孵化優質IP,探索更多聯名和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