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WHATSAPP解封次数达到上限
还记得前段时间被曝光的“微信频繁读取用户相册”事件吗?博主@Hackl0us 在微博爆料,微信在用户未主动激活App的情况下,在后台数次读取用户相册,每次读取时间长达40秒至1分钟不等。
安装完成之后,在 iPhone 的“设置-隐私”中,点击“记录 App 活动”,然后启用这个开关,过几个小时系统就能收集到数据了。
随后点击“储存App活动”,在弹出的分享菜单中,选择“导入到隐私洞见”,你就能看到最近一段时间,都有哪些 App 在窥探你的隐私了,这个数据最多可以记录7天。
比如我这里就显示微信、抖音均有一千多条访问记录。举个例子,抖音在过去7天中有1070条访问记录,包括读取相册、获取定位等操作;此外还有2298条网络活动,访问了某些网站上百次。(仅为示例,不是针对抖音)
这其中,有部分是你主动操作的,比如上传视频、观看同城短视频之类的。但如果你并没有干这些事儿,那么 App 的某些操作就很可疑了。
早在两三年前,就有新闻报道说,你手机里的 App 正在监听/监视你说的话,以及你的聊天记录,这就是为什么你刚刚和朋友讨论过的东西就会出现在购物 App 的推荐里面。
苹果从 iOS 14 开始就在隐私方面发力,除了刚刚提到的“记录 App 活动”之外,如果有 App 读取了你的剪贴板也会进行提醒。
你猜猜,购物软件手机WHATSAPP解封次数达到上限、点餐软件、短视频软件,不断读取你的剪贴板是想获取什么信息?无非就是想知道你想买什么?你想吃什么?你想看什么?然后再对你进行精准的大数据推送,迎合你的喜好。但问题在于,现在是大数据时代,而且是一个数据互相联通的时代,隐私对于个人来说尤其重要,一旦有敏感的信息遭到泄漏,对于当事人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
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就必须要承受大数据杀熟、隐私泄露的风险吗?10月22日,由中共深圳市委网信办联合深圳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通管局主办的深圳市 APP 个人信息共护大会在深圳举行。
包括腾讯、华为在内的20余家重点 App 运营企业,签署《深圳市APP个人信息保护自律承诺书》,向社会公开作出“不超范围采集信息,不强制索要用户授权,不利用大数据杀熟、不滥用人脸识别数据,不监听个人隐私”等承诺。
希望 App 们能够恪守承诺,保护用户隐私。不然的线 、HarmonyOS 2、Android 12 等系统的隐私保护功能再强,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