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whatsapp聊天记录
近日,加拿大华人女子王静(Jing Wang,音译)遭遇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换汇诈骗,不仅被骗走超过 10 万加元,在寻求法律途径讨回公道时,还被法院驳回了索赔请求,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事情要追溯到 2023 年 10 月 30 日,王静因有紧急用途的人民币(约 54.4 万元),走进了位于列治文的 XHD Pacific Forex 外汇公司,打算换成加币应急。她在门店与一名员工 L 交谈后,L 将她添加到自己的 WhatsApp 账户,以便后续沟通。彼时,王静还未拥有加拿大银行账户,所以并未在现场签署合同,只是询问了汇率,并和对方约定之后转账。可她万万没想到,从添加员工 L 为联系人的这一刻起,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已悄然拉开帷幕。
几天后,当王静在 WhatsApp 上再次联系 L 确认汇率时,与她对话的其实已不再是 L 本人,而是一个黑客。这个黑客成功入侵了 L 的 WhatsApp 账户,模仿 L 的语气应对王静,甚至巧妙地回复 “今天不能转”,以此维持骗局的可信度。紧接着,骗子发来银行账户信息,让王静将人民币转入中国的某账户。
更令人唏嘘的是,在王静准备转账时,她的银行发出了 “电汇诈骗” 的自动警示。王静特意将警示截图发给对方询问,对方却 “淡定” 地指导她如何回答银行的审查问题,最终王静顺利完成了这笔巨额转账。然而,当晚 9 点 45 分,L 本人发现账号被盗,立刻联系王静让她报警。此时,钱早已被骗子转出国门,消失得无影无踪。
遭受巨额损失的王静,随即向 BC 省民事解决仲裁庭(Civil Resolution Tribunal,简称 CRT)提起诉讼,要求 XHD 外汇公司赔偿自己的损失。但她选择在 CRT 提告这一行为本身就存在风险,因为该机构主要处理小额索赔,金额上限仅为 5000 加元。这意味着,为了启动诉讼程序,王静不得不 “自愿放弃” 索赔超出的部分,也就是高达 95% 的金额。仲裁员彼得(Peter Nyhuus)对此有所疑虑,但在王静明确表示理解并坚持继续后,案件进入实质审理阶段。
XHD 公司方面辩解称,这并非公司设局,而是 “第三方黑客” 冒用员工账号行骗,公司自身也是受害者。并且,王静并没有否认 “黑客存在” 这一事实。而法院最后的判断出乎众人意料,彼得认为,尽管 XHD 公司的流程确实存在安全漏洞,但王静本人也未按照公司标准流程操作。她既未签署合同,也未使用正规通信渠道,反而轻信 WhatsApp 上的信息,甚至无视了银行发出的警示。最关键的是,在发现异常前,她并未采取任何核实措施。彼得在裁决中写道:“王女士是这笔交易中最有能力识别欺诈迹象的一方,但她未能做到。我认定,她在操作上存在明显疏忽,是这场骗局得逞的关键。” 最终,CRT 裁定王静败诉,XHD 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与此同时,XHD 公司提出的反诉 —— 称王静诽谤公司,也被驳回,原因是 CRT 无权处理诽谤案。虽然 XHD 公司索要 375 加元的翻译费用看似合理,但彼得出于人道考量也未支持,他表示:“考虑到王女士已经损失惨重,我决定不再增加她的经济负担。”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XHD 公司在案件发生整整一年后的 2024 年 10 月 30 日,已主动注销解散,其现实中的业务状态也引发了公众对行业监管的深深疑虑。
王静的遭遇无疑给广大有跨境换汇需求的人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在跨境金融交易中伪造whatsapp聊天记录,务必对任何信息都保持高度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哪怕对方是你曾见过的 “工作人员”。同时,对于相关机构而言,加强内部流程安全管理已刻不容缓,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更多类似的悲剧发生,维护金融交易市场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