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需要添加好友吗
在广州培训的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进行这样的对话。台风班学员,来自秘鲁的马丁(Martín)是一名热衷于学习中文的语言爱好者。于他而言,此次培训不仅仅是一次气象业务学习,更是一场学习语言知识和开拓文化视野之旅。
他时常问我某个汉字的拼音读法,时常向我求证学习到的新词汇,时常操着南美口音拼凑出中文的问候…我向他解释中国人一般不说“你好吗”,并借着“雨雪风霜”为他讲述汉字的诞生与演化…我们从语言文字聊到各自的故乡、各自的梦想,一份跨越文化的友谊就这样生根发芽。回国的前一晚,他发来了微信好友申请。“我们有WhatsApp的好友不是吗?”我讶异于他竟然特地钻研微信。“我知道,我只是不想回国以后跟你们失去联系,我希望我们的友谊能一直持续下去。”面对他真诚的话语,我不禁有些哽咽。
最后一个下午,他给我带上了一顶秘鲁当地的特色帽子。这顶针织帽非常轻盈,但对我来说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每一位外事工作者真心换真心建立的友谊,都是编织文化桥梁的一针一线、构筑大国外交的一砖一瓦。
时光荏苒,一晃我已经从事气象援外培训近20年,感触良多,体会很深。国际培训工作承载着国家使命,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援外培训工作者,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于细微处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外事综合能力是考量能否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援外培训工作者的首要条件,而不仅仅是旁人认为的外语是否足够好。能够在每一名国际学员心里播下友谊的种子,让种子发芽开花,彼此成为两国相知相交的桥梁,这也是一名援外培训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老朋友安杰姆(Anjum),今年是他第三次来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培训,之前,他每次来北京培训都会送我家乡的特产,虽然经常会被海关大叔“没收”,但他却乐此不疲。原来,是他自己第一次来中国培训时,我帮助他解决了签证问题,没想到,这件小事却被他一直铭记于心。凡此种种,让我深觉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化身成为我国与各国民间交往的“外交使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参与国际培训的两年中,我深刻体会到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不同国家的人们在文化习俗、性格特点、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培训中,有的学员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有的则羞于开口;有的见识广博,有的则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性,最初我们可能难以理解彼此,但通过坦诚、全面、清晰地沟通,我们能更了解对方的想法和困惑,增强彼此的信任感。这种交流帮助我们培养出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whatsapp需要添加好友吗,这也正是中国所倡导的“心与心”的沟通方式。正是通过不断沟通与理解,我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进而热爱这片土地。
在某次面向巴基斯坦学员的教学中,教学的内容是如何书写“全天候”三个字,象征中巴两国的全天候友谊。我向学员们详细解释了每个字的构造和意义,告诉他们“全天候”这个词在中文里不仅指任何时间,还象征着一种无论何时何地都持续不变的友谊。
作为援外培训的老师,在带班的漫长征程中,我经历了许多触动灵魂的珍贵时刻,而这段旅程,就像夜空中最闪耀的星辰,照进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在巴基斯坦培训的最后一节课结束时,学员为我举行了一场温馨的答谢仪式,并送上了一条裙子。至今他们那一张张写满真挚的面庞,那一句句充满深情的话语,仍在我的心间久久萦绕。他们深情地说:“Sophie,这条裙子承载着我们对您的深深感激与崇高敬意。感谢您不辞辛苦地为我们协调老师,竭尽全力地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毫无怨言地在我们生病时带我们前往医院,让我们在异国他乡真切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那一刻,我的心中满是感动与欣慰。
这份礼物,于我而言,绝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衣物。它让我深切感受到援外培训“小而美”的魅力所在。在援外培训中,每一个微小的付出,每一次贴心的关怀,看似微不足道,却能汇聚成温暖人心的力量。真心的奉献,跨越国界的关爱,能消除陌生与距离,换来最真挚的情谊。在这充满爱与温暖的交流里,我领悟到援外培训就是以真心为基石,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理解、彼此温暖,以真心换真情,成就这一份份美好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