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 中国 登陆
随着中国农历乙巳新年伊始,2025年春节烟花燃放之时,借着浓浓的年味让我们温馨地展望这本创刊于2018年的,它刊发的内容也关乎着人类生命健康这个重大命题。为了以飨BDM的读者新年阅读兴趣,在此我们聚焦最近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刊发故事。
为了研发的知己知彼,我们开辟了“全球BDM学科领域地理前沿”新栏目,我们努力挖掘全球最前沿地区的研发信息(文章),目的在于让国内外同行读者从一篇文章了解一个国家/地区一流的生物设计与制造的研发成果。日前已相继发表了日本、以色列、英国&爱尔兰的生物3D打印前沿成果(题目见下),欢迎同行阅读以了解其不同的科研故事:
中国的这篇74页的BDM研发大综述是主编杨华勇院士与杰青贺永教授亲力亲为牵头,来自国内的31家院校机构的55位作者历时一年合作撰写而成,不日将上线SpringerLink;而荷兰、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前沿综述相继在组稿撰写中。
BDM是一本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其范畴主要集中在先进设计、制造和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研发与应用。它涉及如生物墨水和配方、组织和器官工程的医疗和诊断设备、生物产品设计以及与生物设计相关的多学科研究和制造业。为此,我们最近发表了三期专辑:
专辑1:涉及生物或生物增材制造中的物理问题 Physics Problems in Bio or Bioinspir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专辑重点涉及在生物打印过程的数学描述和物理建模,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生物制造过程中的科学机理,如激光打印锌植入物和电动力生物打印实现细胞排列等,相关文献见列表。本专辑内容很受行业关注,每篇文章的下载均千次以上。
专辑2:涉及生物科学中组织工程材料与增材制造新兴技术以及体外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Biomaterial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nd In Vitro Models。专辑重点介绍上述研究的一些产品已经成功进入市场与临床的一些应用案例。相关文献见下方链接:
专辑3:精准医疗可穿戴及植入式生物电子学的研究进展Advances in Wearable and Implantable Bioelectronics for Precision Medicine。专辑涵盖功能纳米材料与先进制造可穿戴和植入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治疗策略。专辑自上线以来几乎所有文章均被引用。详情请关注下方链接:
国际生物设计与制造及生物材料学术会议(BDMC)要开在国际名校一直是期刊主编倡导的一项学术战略,也已成为BDM期刊的一道亮丽的学术风景线年冠状病毒流行后,我们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了BDMC2023;今年夏季尽管日本有台风和大地震的预报,我们坚持在日本东京大学成功举办了BDMC2024。来自生物制造跨学科领域的8个国家34个研究所年轻的专家学者、博士后和博士生约132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下图)。
尤其令所有参会人印象深刻的是,共同主编崔占峰院士直接在大会报告中向学者与期刊编辑抛出了两个尖锐的问题:“研究和期刊的发文缺少了什么(What is missing in BDM?);人工智能和分布式生物制造是否为先进制造的一部分?(Intelligent and distributed biomanufacturing, par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这或许启发我们做研发与运作期刊要以科学的思维模式与时俱进,在不确定的时代下,以开放的心态,在尝试中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一些问题。总之,我们需要时间思考与探索创新。
我们将于2025年8月9日至10日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第五届国际生物设计与制造及生物材料学术会议(BDMC2025),会议主题是“分享跨学科的研发思路,探索跨学科的研发产品技术”,包括生物打印、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应用。我们相信许多问题将会在2025年峰会期间得到学术风暴式碰撞和讨论,最后期待一些清晰的答案。
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中文名《生物设计与制造》)whatsapp 中国 登陆,简称BDM,是浙江大学主办的专业英文双月刊,主编杨华勇院士、崔占峰院士,2018年新创,2019年被SCI-E等库检索,2023年起改为双月刊,年末升入《2023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医学一区,2024年公布的最新影响因子为8.1,位列JCR的Q1区,13/122。
审稿速度快:学科编辑24小时初审决定投稿是否进入同行评议阶段;平均评审录用周期约40天;文章录用后及时在线SpringerLink,一般两周左右即被SCI-E检索。
收稿方向:先进制造(3D打印及生物处理工程等)、生物墨水与配方、组织与器官工程、医学与诊断装置、生物产品设计、仿生设计与制造等。
JME学院是由《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2018年创建,以关注、陪伴青年学者成长为宗旨,努力探索学术传播服务新模式。
有一种合作叫做真诚,有一种发展可以无限,有一种伙伴可以互利共赢,愿我们合作起来流连忘返,发展起来前景可观。关于论文推荐、团队介绍、图书出版、学术直播、招聘信息、会议推广等,请与我们联系。
感谢关注我们!我们《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将努力为您打造一个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学术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