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批量导入电话
“我告诉他我没有法律问题要咨询,并询问他是从哪里获得我的电话的。”刘女士表示,当时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她发现,最近有各行各业的推销人员向其拨打推销电话,“
“他也不愿意跟我说是从哪个平台拿到的手机号,反而一直在反问我‘你是不是有法律问题要咨询’,语气、态度也比较恶劣。”刘女士表示。
刘女士的朋友则表示,当时听到对方这样说话,自己实在听不下去了,忍不住接过刘女士的手机:“对方这时还在问‘你要不要法律咨询’,我说我不需要。结果对方居然说‘你再说一遍你要不要’,我说我讲得很清楚了我不要。他又说你有没有在网上留过信息,我说我们没有,他又说那你要不要服务,我说我都说了我们没有留,那我肯定不要,你听不懂吗?”
于是,刘女士把那个持续拨打她电话的号码输入微信搜索框,确实出现了一个微信名为“冠领律所-张某”的账号。此外,刘女士在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页面进行搜寻,在“上海冠领”的分类里,真的找到了名为“张某”的律师助理,且官网上的照片与微信账号头像也能对上。
为了弄清楚情况,记者以普通咨询者身份拨打北京冠领(上海)律师事务所的400热线,核实该号码是否为“张某”的电话whatsapp批量导入电话,接线工作人员查询后告诉记者,该号码确实为该律所员工的电话
刘女士表示,大部分商家都称,是在百度的渠道看到带有刘女士号码的留言。为了停止被骚扰,刘女士拨打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了反馈,“可是百度的热线回复说,事情不在他们管辖的范围之内,让我去联系12321。”
记者输入自己不常用的手机号后,对话框的那头只是简单询问“哪方面的法律问题”、“有没有对方身份信息”,就表示会有人员联系记者。果不其然,次日记者就收到了相关电话,称后台看到记者需要法律咨询。
如果任何一个人他想要恶搞别人,都可以把别人的联系方式发到这种平台上面去,别人就会收到非常多骚扰电话。”刘女士表示,“为什么不能在客户留电话时,增加发一个验证信息的环节,证明是号主本人的行为
此外刘女士还表示,既然商家、律所选择了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网络推广,那么就应该有心理准备,很可能被拨打电话的人并没有自己留言,是被他人恶搞的。“事实上其他打我电话的机构,听到不是我本人留的言,也都很理解这种情况,但这个冠领律所的人员却不是这样的。”对于“冠领律所”人员的行为,刘女士表示难以理解。冠领律所称
记者紧接着拨打北京冠领(上海)律师事务所固定电话,询问为何会出现律师助理连续给刘女士打电话的情况,并询问冠领律所是在哪里获知的刘女士电话,接线人员表示,已记录问题将反馈上级领导。
对此,电话那头的律所工作人员回复表示:“给您造成这样的不便我们真的很抱歉,最开始他应该是想要联系您问您有没有法律(咨询)需求,后来反而造成了您的困扰……我们也不会再辩解什么,我们
刘女士又追问会如何对该名员工进行处理,工作人员表示:“这种骚扰的情况内部肯定会讨论进行处理的,但现在是没办法回复您的。”